德魯克:不用喜歡你的上司,了解他就行
發(fā)布時間:2019-11-01
德魯克:不用喜歡你的上司,了解他就行
一、作為一名員工的首要必備技能是溝通
我們可能會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,學習哪些東西有助于做好員工呢?學校傳授很多有價值的東西,為未來的會計、醫(yī)生或電工作準備。
可學校是否為未來的員工傳授過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嗎?答案是:“學校教過。它們傳授了一件對未來員工或許有價值的事情,可是很少有學生費心學習它?!?br />
這項基本技能就是用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組織、表達觀點的能力。
身為員工,你要與其他人共事。這就是說,你作為員工的成功(我在這里說的不僅僅是獲得晉升),取決于你的如下能力:與他人進行溝通,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展現(xiàn)給他人,讓他們理解你的目的,被你說服。信件、報告或者備忘錄,進行10分鐘的口頭發(fā)言,都是員工的基本工具。
如果你是一家快餐連鎖店的店員,當然,你不需要太多的自我表達技能就可有效工作。
如果你在機器上工作,你的自我表達能力根本就不重要。但只要你從組織底部往上邁了一級臺階,你的效力就要依賴你通過口頭或書面文字打動他人的能力了。你的崗位離體力工作越遠,你效力的組織規(guī)模越大,知道如何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傳達想法這一點就越為重要。
在非常大的組織,政府也好,大型商業(yè)企業(yè)也好,軍隊也好,這種自我表達能力或許都是你需要掌握的重要的一種技能。
當然,光有表達技巧還不夠。你首先必須有內容可說。例如,人們想起工程師,大多會想到他們拿著計算器、繪圖板和指南針工作的形象。工程專業(yè)學生的態(tài)度里也表現(xiàn)出了這種認識,他們覺得書面文字與自己的工作沒有關系。
但工程師的效力,以及他們的作用,既取決于他們工作本身的質量,也取決于他們推動他人理解自己工作的能力。
德魯克:不用喜歡你的上司,了解他就行
表達思想是學校真的在傳授的一項技能,尤其是對不具備天生書面或口頭才干的人。其他很多技能可以以后再學——在美國,有成千上萬為在職成年人提供培訓的地方。
但表達技能的基礎,必須及早布局:對語言的興趣,能聽懂別人的話;組織觀點和數(shù)據(jù),將不相干內容拋開,為結構注入外在形式和內容的經(jīng)驗,以及重要的,言語表達的習慣。如果你在學校生涯里不曾打好這些基礎,未來恐怕永遠沒有機會了。
我非常清楚地知道,典型的用人單位不理解這一點,或許會以懷疑的態(tài)度看待主修過短篇小說寫作課的年輕大學畢業(yè)生。可也是這些用人單位,聘用了大學畢業(yè)生又理由充分地發(fā)出抱怨:這些新人不知道怎么撰寫一份簡單的報告,不知道怎么講述一個簡單的故事,基本上與文盲沒有區(qū)別。
而且,雇主將正確地得出結論:沒有效力、無法扮演員工角色的年輕大學生,沒辦法在事業(yè)道路上長遠地走下去。
二、你應該成為什么樣的員工?
別管其他人對你是怎么說的,這是一個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的問題。它涉及四個方面的選擇。
1、“安穩(wěn)”適合你嗎?
是選擇安穩(wěn)的例行工作,還是選擇挑戰(zhàn)想象力與創(chuàng)造力的不安穩(wěn)工作,這個決定對大多數(shù)人來說容易做。你很快就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。精確、秩序、對崗位有著精細說明的制度,這些東西能帶給你真正的滿意感嗎?
你喜歡安穩(wěn)嗎——不光知道自己今天的工作是什么,也知道明天的工作是什么,你的崗位、你與上下級和同僚之間的關系有保障,也享有經(jīng)濟上的安全感?又或者,你是一個對看起來像是“例行”工作的事情容易不耐煩的人?
后一種人通常能夠生活在混亂局面之下,他們與周圍人的關系既不明確也不穩(wěn)定,他們往往對經(jīng)濟安全不大關心,換工作也不覺得太心煩。
差異來自人基本的個性。它不太受人的經(jīng)歷影響,人人似乎都是生來如此。經(jīng)濟安全需求往往并非心理安全需求的外延,而是一種天生的現(xiàn)象。但正因為差異來自基本的氣質,對你自己擁有什么樣的氣質加以分析就十分關鍵了。
人或許能在自己沒什么天分上的崗位上工作得十分開心,甚至干得相當成功,但要是崗位與他們的氣質不合,他們就不可能干得開心、成功。
比如,在大型組織,并沒有足夠的就業(yè)機會提供給需要挑戰(zhàn)或風險的年輕人,而諸如采購、銷售和廣告等屬于另一極端領域,它們強調適應能力、想象力,以及做不同新事情的渴望。
2、你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?
到大型組織工作還是到小型組織工作,這一決定所帶來的區(qū)別,或許不如選擇安穩(wěn)的例行崗位與不牢靠的想象力崗位之間那么大,但要是選擇錯了,后果同樣嚴重。
大企業(yè)和小企業(yè)存在兩個基本區(qū)別。在小企業(yè),你主要是通過人際接觸來開展工作。而大企業(yè)早已建立了組織“政策”和“渠道”,有著相當嚴格的程序。
而且,在小企業(yè),你在很小的領域是能發(fā)揮即時效力的,只要你站得稍微比基層高一點,你就能立刻看到自己工作和決定的效果。在大企業(yè),哪怕是高層的負責人也只是巨大機器的一個齒輪。
做極出名的強大組織的一員所帶來的滿足感,與做家族一員帶來的滿足感,兩者有著根本上的不同;無關個人的恢弘感與私人(往往太過私人)親密感,兩者有著根本上的不同;摩天大樓里頂層小隔間里的人生與路口加油站里的人生,兩者有著根本的不同。
3、從底層做起,還是……
說人可以選擇從底層還是從高層干起,你或許覺得很荒謬。其實,我的意思并不是說,你可以在新手崗位或者通用電氣公司副總裁崗位之間做出選擇。但你確實可以選擇是到階梯底層的職位工作,還是到階梯之外、頂層視線之內的輔助職位工作。這是一個重要的選擇。
在每一家組織(哪怕規(guī)模小的組織),都有著一些下屬性質、薪水微薄、通常由年輕的初級職員填充的職位,但這些職位并不在底層。
例如,各級老板的助理,私人秘書,不同部門之間的聯(lián)絡崗位。另一方面,絕大多數(shù)的初級崗位是在底層,你從一個部門或一條工作線上薪水低、職能簡單的地方開始,隨著你掌握更多技能、擁有更多判斷力,你會一步步地往上爬。
這兩種崗位屬于不同的人。
首先,“靠近高層”的崗位并不安穩(wěn)。你暴露在公眾的視野內。你的位置模糊;單純就你自己而言,你一文不名,但你反映了老板的地位;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,你說不定能對老板進言。你可能獲得真正的權力和影響力。
反過來看,在底層,犯下嚴重錯誤的機會幾乎沒有。層層疊疊的授權機制把你充分地保護起來。工作本身通常很簡單,所需判斷力、自行決斷力或主動性不多。
在這樣的崗位上,哪怕有卓越的績效也不見得能得到迅速晉升。但除了頂頭上司,就算你以相當華麗的樣式翻個跟頭,也幾乎沒人會注意到。
4、是做專家還是做通才?
許許多多的職業(yè)越來越強調專業(yè)化,但稍加了解就能融入大量領域,對任何領域卻又所知不多(盡管人應該有一個真正勝任的領域),對這樣的人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。
專家懂得一個領域。專家主要關注的是技術、工具、媒介。專家接受“訓練”,他們的教育背景也恰好是技術性的、專業(yè)性的。通才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員,是要與人打交道。
通才主要關注的是領導、計劃、指明方向、進行協(xié)調。通才接受“教育”,人文是他們堅實的基礎。
很少有專家能勝任行政管理的工作,但優(yōu)秀的通才也很難兼顧特定領域的優(yōu)秀專家。所有組織都同時需要這兩種人。
三、遭解雇的重要意義
德魯克:不用喜歡你的上司,了解他就行
你的第一份工作可能完全適合你,但這完全是個偶然的巧合。誠然,你不應該頻繁更換工作,要不然,別人會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(而且這種懷疑有道理)。但與此同時,你也不要把第一份工作看成后一份工作,它主要是一份培訓性質的工作,是你分析自己、衡量自己員工適合度的機會。
事實上,第一份工作就遭解雇,是學習如何承受挫折的痛苦小、損害也小的一種途徑。凡是年輕時經(jīng)歷過挫折的人都知道,世界不會因為自己丟了一份工作就走向盡頭。
面對此種挫折,行事的方法是挺住,不能垮。但要是人45歲了才第一次經(jīng)歷這種情形,很可能就垮掉了。
四、你應該什么時候選擇辭職?
顯然,你不可能誠心要讓自己被炒魷魚,但你隨時可以辭職。主動辭一次職,興許比遭解雇更加重要??孔约旱囊庵具x擇退出的人,能獲得一種內在的獨立性,而這種獨立性,一經(jīng)獲得,就永遠不會完全喪失。
因此,尤其是對職場新人,知道什么時候該辭職是重要的一件事。從整體上看,年輕人有一種傾向,愛長時間地守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,為了自己長遠發(fā)展應該辭職的時候卻沒辭職。如果自我分析顯示,這份工作是一份錯誤的工作,那么你就應該辭職了。
但人們辭職的常見理由是,組織中沒有晉升機會,但我并不認為晉升機會是工作的根本。
事實上,毀掉一份工作,毀掉一個人的可用之處,穩(wěn)妥的方式就是只把工作看成晉升階梯上的一道橫欄,不再認為工作本身值得嚴肅對待,能帶來滿足感、成就感和自豪感。但以下三種情況需要注意:
● 整個團隊太年輕了,很多年也不會出現(xiàn)空缺;
● 你前面的團隊年齡很一致,在考慮晉升你之前,必須把他們替換掉才行;
● 所有的晉升都只落到特定的一類人頭上,而你又不屬于這類人。
五、什么人才能得到晉升?
總體而言,大型組織的晉升機會比小型組織多,但大型組織有可能會讓人迷路。反過來說,在小型組織,你的前途總是一望而知的。
因此,年輕人不該留在大組織,除非該組織有著明確的晉升計劃,確保年輕人得到考慮和觀察。明確的晉升計劃分為幾種形式:
● 正式的評估和發(fā)展計劃;
● 按資歷自動晉升;
● 采用特殊的組織結構,把一家大企業(yè)重新分散成若干小型組織,重新讓每個人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發(fā)展前途。
六、你有必要在工作之外展開有意義的人生
我說的是,在職場生活之外保持活力、點燃你的興趣、讓你開心的事情,在職場之外的社群里為你帶來自尊和地位的持久來源。
等你到了40來歲,你會需要這樣一種興趣,因為在這個年紀,我們中的大多數(shù)人逐漸意識到,自己永遠也達不到年輕時定下的目標了——不管是成就目標,還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目標。你需要它,因為你應當擁有這樣一個領域,自己為自己的工作確立績效標準。
你需要它,因為你會從其他也在該領域努力的人(職業(yè)的也好,業(yè)余的也罷)那里得到認可和接受,你真正地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,不再是組織的成員,不再是員工。
學習做員工,有很多技巧,也有很多能力可以掌握,但從根本上說,做員工對你提出的素質要求,不是技巧,不是知識,不是天賦,而是性格。